摘要:本文由365环保公司整理而成,主要讲述遵义市绥阳县调整坝区蔬菜产业结构 建设蔬菜样板示范区,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积极调整坝区蔬菜产业结构,按照政府指导结合市场运营的模式,加快建设蔬菜样板示范坝区。据悉,目前绥阳县坝区已采收青菜52吨,大幅度降低了蔬菜采收的风险与成本。 初春时节,笔者走进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大路槽乡金坪村和长阳村示范坝区,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眼帘,......
初春时节,笔者走进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大路槽乡金坪村和长阳村示范坝区,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眼帘,各种蔬菜长势喜人、丰收在望,随处可见群众施肥除草的身影。不远处,一辆推土机不停地在平整机耕道,拖运水泥板的工人忙得不亦乐乎。“争取在这个月月底,铺完整个坝区的田间便道,这样可以基本实现机械化耕作和收获,”随同采访的长阳村党总支书记杨正平说。
“这个菜种得这么好,还是要依靠技术,感谢县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们,以后我们自己也可以搞点这方面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去,改变过去种菜只为自己的观念。”一边打理田间的蔬菜,一边与笔者聊天,张登群愉悦的心情写在脸上。张登群的话吐出了大路槽乡金坪和长阳两个村多数群众的心声。
金坪、长阳两个坝区总面积有590多亩,区域内气温适宜、日照充足,农业生产条件较好。然而,这里的群众每年只种单季,田土一年多半时间空闲。谁也不曾想到,一场席卷黔山秀水的深刻的农村产业革命如春风骀荡,撞开了从金坪长阳坝区通往外界的大门,搅活一池春水。
在推进坝区产业革命中,绥阳县大路槽乡围绕县委关于产业发展的要求,按照“政府引导、市场化运作、产业化运营”的思路,坚持村级支部引领,长阳、金坪两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生产主体,动员农户参与生产的组织方式,与“我有十亩地”项目专业合作社和县中央厨房签订订单收购合同,让坝区种植的蔬菜销路不愁。“根据市场需求,我们这个坝区实行‘椒+菜’模式标准化种植,规模化生产,科学化管理。”身为金坪、长阳坝区镇级坝长的该乡党委书记付菊玲说出当初的产业选择之路。
锁定样板示范坝区建设,该乡整合农业、水利、扶贫等项目资金,统一规划建设坝区机耕道、灌溉系统、绿色防控等配套基础设施。目前,已建设成6150米的水利主管网、3公里的坝区机耕道、6000平方米的育苗大棚,绿色防控覆盖率达90%以上。与此同时,引进绥阳鸿泰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,通过“公司+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经营化模式,直接与金坪、长阳2个村5个村民组354户群众进行利益链接,让坝区群众零成本参与、零风险种植、零距离就业,实现土地流转金、务工薪金和分红股金“三金”收入。“现在只要你肯干,天天都有活路干,一个月2000块钱是有的,在我们农村,五、六十岁的人能挣2000元钱还是可以,”说起在基地打工带来的好处,作为党员示范户的秦正均说得很直白。
据了解,目前,两个坝区种植有白花菜、牛心莲花白、莴笋、折耳根、青菜、紫甘蓝等六个蔬菜品种。“我们坝区的青菜已经采收了52吨,折耳根也在忙着进行采收,现在还有剩下的几个品种大约在四月底进行采收,采完之后我们就种植辣椒,现在正在忙着育苗。”杨正平对轮作已经有了初步打算。(石芝谋 李前勇 李艳)